close




它是一個安靜又美麗的地方

這次主題是台灣記錄片

演講人是鄭文堂導演和王亞維先生






一開始

早期記錄片是由中央軍方製作

所以內容大多歌頌當年蔣介石的事跡

目的是用來控制群眾思想

所以正確說起來

這不算記錄片

比較像是宣傳片

在解嚴後

革命型記錄片運動的興起

也因為小型攝影器材普及

讓更多人

可以參與記錄片的領域

鄭文堂導演在1989年所拍攝的【台灣魂】

也代表這時期的記錄片

開始透過街頭運動而發聲

在這些抗爭活動裡

也開啟了以台灣為主體的獨立運動

到了1989年後期

街頭運動減少

記錄片走入了傷痕時期

從這個時期開始

記錄片逐漸以長時間記錄的方式

深度探討了一些弱勢族群

以及在二二八事件中的受難者

關曉榮導演在1995年所拍攝的【我們為什麼不歌唱?】

吳乙峰導演在1990年所拍攝的【月亮的小孩】

都是傷痕時期的代表作品

在這個時期之後

記錄片慢慢的演變成為認同時期

此時

自我身份的探索

與族群之間文化的差異與認知

慢慢的開始發酵

馬耀‧比吼導演在1999年所拍攝的【季‧拉黑子】

簡偉斯導演在1993年所拍攝的【等待月事的女人】

陳俊志導演在1999年所拍攝的【美麗少年】

則是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

而從2000年開始

新世紀的台灣記錄片

因為國外媒體的加入和年青導演的發聲

開啟了一個多元發展的後現代主義

時至今日

我們的記錄片

始終還是在小眾市場

這些弱勢的聲音

並沒有被整個社會聽見

最近期的應該是楊力州導演在2007年所拍攝的【水蜜桃阿嬤】

這些記錄片也許突顯了社會問題的存在

但卻是無法也無力解決的

就像在座談會最後

有位小姐問了鄭文堂導演和王亞維先生

你們對於記錄片的最大的期許是什麼?

這個問題

真的很難回答

但鄭文堂導演很熱血的說

對於社會的改變與影響

也期待未來國家能夠成立專屬的記錄片部門

將這些屬於台灣的記錄

完整的保存下來吧






鄭文堂

電影導演,獨立製片人。

1958年出生於宜蘭

畢業於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

1987 《在沒有政府的日子裡》(「綠色小組」時期紀錄片)

1987 《用方向盤寫歷史》(「綠色小組」時期紀錄片)

1989 《台灣魂》(「綠色小組」時期紀錄片)

1998年開始拍攝「河流三部曲」:

《蘭陽溪少年》‧《濁水溪的契約》‧《浮華淡水》,

2001-2002關注原住民議題的有「部落三部曲」:

《瑪雅的彩虹》‧《少年那霸士》‧《夢幻部落》。

近年《明信片》‧《夢幻部落》‧《風中的小米田》‧《經過》等作品更是得到海內外的肯定,獲獎連連。




王亞維

目前任職公共電視台的節目部經理。

1962年出生於台灣高雄

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

美國波士頓大學電影碩士

曾任電視導播、記錄片導演與製作人。




備註:


【台灣魂】 由鄭南榕的自焚事件所延伸的台灣民主運動

【我們為什麼不歌唱?】 二二八以後50年代白色恐怖

【月亮的小孩】 白化症者的生活

【季‧拉黑子】 原住民對身份的認同

【等待月事的女人】 女性的月經生理週期‧國族認同‧性別認同的影響

【美麗少年】 少年同志文化

【水蜜桃阿嬤】 原住民議題






透過樹影,發現夏日的到來










在等待的時間,到2樓看了這個展。











新與舊的交疊時空




對街充滿古意的消防局






國家台灣文學館

06-2217201

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cabear 的頭像
    mocabear

    Give me a smile。

    moca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